天翼小说网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九百一十六章 朝廷开源

第九百一十六章 朝廷开源

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la,最快更新长风万里尽汉歌 !

    克普恰克的战报送到陆谦手中时候,时间已经到了次年四月。这是洪武十六年!

    陆齐朝的好事情可并非只是一个东克普恰克汗国,还有耶律大石那边的捷报——在他与田虎军的精诚合作之下,伽色尼王朝彻底成为了历史。

    陆谦看着送到的战报,心中还是很感慨的。

    在万里之外讨灭大国,陆齐朝半点没有兴师动众,更没穷兵黩武,只是一支偏师便破灭国家,执其君长送于金陵。这让他忽的想到了当年对西域各国和西南夷生杀夺予的大汉。只是那克普恰克也好,伽色尼人也罢,他们的实力可是远比当初的西域各国与西南夷各国强盛的多。

    这叫陆谦心中涌起一股得意来,还有一股深深的自豪。

    陆齐之国力,大军之战力,可不已经是远超唐汉了么。那刘汉时候有“一汉当五胡”之说,在高桥马鞍与马蹄铁传入草原之后,就已经不再听闻了。如今之陆齐军却是再次重现了那句话了,算上火器,综合实力还能更强!

    吊打一切不服,没有半点压力。

    他内心里都难以继续按捺,脑子里直想着西征、西征。

    虽然他知道现在实不是西征的好时机,很多准备他且还没有做。比如塞尔柱人,不把天方世界打的服服帖帖,安西都护府境内就难以彻底安定。那里不安稳,陆谦又怎可能放心西征?

    而且朝中的大臣们也不会同意,对比向西打欧洲,他们更渴望现在就打天竺!

    “陛下,塞尔柱内部,桑贾尔的整合还欠缺些火候。花刺子模人降于我朝,其人都不见发兵征讨。”这是桑贾尔准备不足的最直接表现。

    萧嘉穗眼睛看着地图,整个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北天竺。

    “今日,我军安西都护府刚刚立下,彼处军力、物质尚未准备充裕,此时进攻塞尔柱人,非是良策。倒不如趁着伽色尼人倒下,大军顺势杀入北天竺去。臣听闻南洋各国已经组成一支联军,蓄势待发,兵锋直指波罗王朝,陛下何不也借机发兵?”

    从各国的实力和社会情况,还有彼此间的团结程度看,天竺各国的凝聚力比之天方世界差了不止一个档次,现今陆齐在大西北的兵力进攻塞尔柱还有些欠缺来,可要是打天竺,萧嘉穗认为足够也。

    吴用也是赞同,在萧嘉穗后就接着进言道:“陛下,朝中战将如云,从下到上,多少将士渴望厮杀。只要陛下定意,轻轻一招,便有的是将士想来填补那三旗兵马的空缺,为朝廷冲锋陷阵。”

    “这些年里我军虽厮杀不断,然以臣之见,陛下实也是克制。我大齐兵强马壮,倾吞四海亦是等闲。且臣以为,那天竺既在陛下的规划之中与南洋、塞北都有不同,甚至与安西都护府也犹有很大差异。后三者陛下皆欲改为汉土也,天竺却非是如此,而仅仅是一殖民地。既然这般,大军杀入天竺去,又何须做与征战南洋、塞北之地时候一般的准备。”

    “以我朝兵马之犀利,调遣三两万军兵,再合着西域、安西两地的附庸,聚集上五七万兵马,浩浩然南下,足可叫天竺变色。”

    南洋、塞北之战都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几乎是瓜熟蒂落了,这才大军出击,动手摘下果子。那是因为陆皇帝要将这些土地变成汉土也。

    可天竺在陆皇帝的计划里就是一块向中原输血的殖民地,陆皇帝没打算把阿三哥归化入华夏,那又何必像之前那样,准备的十足齐全后才动手呢?陆齐大军的王师风范没必要在北天竺体现么,真体现的太好了,朝廷还怎么来弥补财政赤字呢?

    在吴用看来,对北天竺各国的进攻,完全可以看做‘耶律大石’第二。

    后者对伽色尼王朝的攻势开启的多么仓促?必要时候都在以战养战,陆齐军对北天竺的攻伐完全可以有样学样。

    调去一些人,再召集西域、安西的各部附庸,凑出一支大军南下,也就足够了。

    因为夺取殖民地根本不是陆齐朝的负担,而是代表着丰厚之极的利润。当地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个个肥的流油,陆齐军征服北天竺后,不狠狠地宰上一刀,吴用都觉得亏得慌。

    而至于天竺世界的利润,那不仅可以用来做对美洲地区的先期投资,还能极大的弥补一下朝廷的财政赤字。

    陆齐朝的摊子铺的越大,那一年年积累的财政赤字就日渐升高,虽然这些个赤字都在朝廷增发的纸钞中给弥补了,但这种‘财政模式’若是一直持续下去,那终究有一天会玩蹦的。

    因为朝廷发行的纸钞是建立在银行的金银储量上的,当然,那也与国内的实际流通量休息相关。就比如陆齐朝的官吏军兵公职人员的俸禄,那都是纸钞做结算的,那也是陆齐朝的实际纸钞所需的“根本”。

    陆齐朝的财政部门是不发薪俸的,后者归银行来统一发放,而那每年收入银行的金银数量实则是远不够整个朝廷的公职人员的俸禄开销的,其差额部分便就是信仰增发的钞票。这在实际上就是替朝廷财政运转在“消减”了官吏俸禄、军兵俸禄等公职薪俸开销的压力,这减负不要太大。

    陆齐朝现在发行的纸钞和中原银行的金银储蓄量比在1比5这一档上,上下略有浮动,但是不大。朝廷手里还握着大批量的‘现金’,因为陆齐民生恢复,社会财富在增多中,纸钞作为社会货币的一种,尤其是朝廷直接掌控的货币,适当的增发一些,这是理所当然的啊。而这也才是这些年陆齐朝财政始终健康的最大原因。

    按照后世的金融理念,只是四倍量的增发,也就是一两银子当五两银子用,可如此比例根本不可能引发挤兑危机。

    要知道前世71年的那场美刀危机,在美刀与黄金直接挂钩的情况下,那可是一百亿出头的黄金储量而印发了7000亿美刀的富兰克林的。

    更别说纸钞背后屹立的还有陆齐朝,现在的陆齐朝如日中天,百姓们拜服信服,朝廷的信誉度在民间是刚刚的。老百姓们根本想不到纸钞是在增发!挤兑危机根本不可能发生。

    但近来的数据表明,1:5的比例已经要兜不住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原因就是随着陆齐的发展,陆齐军队数量,和新辟疆土设立的官吏公差,加之内地各处的学堂、医院数量的增多——这两类设施中,公办才是主力,民办学堂和医院也有,但数量比之公办的来不值一提。

    这些学堂里的老师,医院里的大夫,与那管理公差和大兵哥一样,都是吃公家饭的。学堂、医院虽然本身会有一定‘收益’,但这收益流入的却是地方财政和国家财政中。

    而那两者与银行印发纸钞可是两条路!财政部门收入再多也不会给他们发工资。

    简单的一句话——银行肩头上的压力在增多。

    在纸钞还不能完全取代金银铜等金属货币的情况下,纸钞实质上只起到一种辅币作用。银行印发纸钞的“根本”是陆齐朝每年开采的金银数量,而不是陆齐朝国民财富的增长率。

    从中原、日本等等挖出来的那些金银,至少八成会被铸成金银币,内里再至少有一半成为银行的储备金,余下的才会在市场是流通。十多年来,朝廷的公职人员,包裹各层官吏、军兵、警察、老师、大夫等等,其薪俸来源可都是在银行,而不是朝廷的国库。

    而现在的问题就是,陆齐朝开采的金银数量已日趋稳定了,在美洲的金银没有大笔的汇入进中原前,金银方面已经很难再有突破性进展了。

    虽然进出口贸易让中国每年都出超甚多,国内可以说是大大增多了金银的储存量。这些金银也会从银行进进出出,毕竟兑换成金银币或是纸钞的话,他们方便交易么。如此,每年银行也会因此而赚取大笔的利润。可其主体还是在于陆齐朝每年开采的金银数量。

    这就意味着银行每年新印纸钞的数量将会稳定,可因为国内的发展,因为开疆辟土,及各地学校、医院的增多,因为吃财政饭的增多,银行实际上要发出的‘薪俸’却在一直增高。

    1:5的比例在向着1:6迈进,当新一年的财政预算出炉后,朝堂上不少大臣心里头都没地儿。不管是许贯忠、萧嘉穗,还是吴用、蒋敬这些人,时代的局限性叫他们对这一状况赶到恐慌。但是想要让他们从财政支出中扣除些金银填补银行的“大窟窿”,他们却又不情愿。

    这些人的应对方式,就是开源——比如打北天竺。

    尽快的寻到一块宝地,狠狠地赚上一笔,来增大国库收入以及银行的储备金,缩小纸钞的压力!或者再直白的说话,那就是立刻抢上一笔!填补窟窿。

    说到底,那银行与他们朝堂都属于陆齐,都是一脉相连的。